字級大小:

A-

A

A+

p155 發心當下,無限可能

無我度生,不是幫另一個人承擔生命,或者替他完成一切,而是給予他、幫助他在自己的人生當中、事業當中、修行當中,以至於度眾的過程當中能夠獨當一面,有能力給予眾生種種的需求。

我們發心度眾生,並不只是眾生沒飯吃就給他飯吃,沒有衣服穿就給他衣服穿。因為這種以物質往來,或情感的交換,是住相的,不會長久。真正的度眾生,要使人人都能進入無餘涅槃,都能達到了脫生死的境界。要度那麼多的眾生,且要度到無餘涅槃的境地,如此度眾生的發心,必須抱著「無對待心」,才是真正的度眾。

本領不是「教得會」,也不是「學得會」,而是「做得會」,做了就會了。只要發心就好了,發心的當下,就能激發無限潛能。省庵大師的《勸發菩提心文》說:「嘗聞入道要門,發心為首;修行急務,立願居先。心發,則佛道堪成;願立,則眾生可度。」

佛法重於實踐,而世間成就的祕訣,是獨當一面、能實踐的執行力。要發大心,就要無我;越是無我,就能對更多人奉獻,越感受不到自己的各種執著,就能有更大的包容。

回想佛光山開山之初,正是物力維艱、急需用人之際,我卻毅然決定送慈莊、慈惠、慈容、慈嘉、慈怡等弟子赴日深造。那時,許多人勸我說:「他們若是一去不返,待在海外,豈不是讓人才流失,白費苦心?若是學成回來,你又要如何領導這些高級知識分子呢?」

結果他們回來了,並且幫佛教做了更多事。所謂「聞道有先後,術業有專攻」,我從不以為自己比徒弟高明,我希望他們能夠「青出於藍,更勝於藍」。

《金剛經》中,佛陀再一次提醒須菩提,不要還執著於有「眾生可度」的念頭,因為眾生當體即空,並無實在之相,如果生心動念,以為有眾生可度,就落入我、人、眾生、壽者四相的執著之中 。

「須菩提!於意云何?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,我當度眾生,須菩提!莫作是念,何以故?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,若有眾生如來度者,如來即有我、人、眾生、壽者。須菩提!如來說有我者,即非有我,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。須菩提!凡夫者,如來說即非凡夫,是名凡夫。」

「無我」並不是沒有我這個人,而是不要讓自己住著在人、我的對待當中。

《華嚴經》說,心、佛及眾生,是三無差別。

所謂的「我」,有三種:真我、假我、神我。

真我,是如來所證的「八自在我*1」,就是諸法平等的真性;假我,是凡夫眾生有所執著的我;神我,就是邪魔外道的我。

佛陀認為,心、佛、眾生沒有差別,一切凡夫都具有如來智慧,凡夫暫時假名為凡夫,只因他一時住相不覺,未能了悟生死。佛度眾生時,若產生分別對待的雜染,那佛也成了凡夫。所以,應該以平等心度平等眾,外不見所度的眾生,內不見能度的我。

凡夫有我,才會執著於自我的成就,害怕他人的成就高於自己,才會有分別、計較的心。殊不知我們的聰明才智、能力和成就,都是因緣和合而成,都是集合很多人的力量,因此對別人有所奉獻的時候,也不要時時惦記著自己是在幫別人的忙。

弟子進修,不該是為了自己,也不是為了成就佛光山,而是為了同體、和諧共生的世間眾生,為了更有效率地「無我度生」。所以我讓弟子出國進修,開拓了心胸和眼界,他們取之於社會,回饋於社會,說起來,他們都不是我的弟子,也不是佛光山的弟子,而是佛教的、人間的弟子。

因此,佛光山開山之初,我就為佛光人訂出四大工作信條:

一、給人信心──多關懷讚歎他人。

二、給人歡喜──把歡喜帶給別人。

三、給人希望──多期待鼓舞別人。

四、給人方便──凡事相助不推諉。

我們的心永遠向別人開啟,向世界開啟,奉行這四大信條,才能與《金剛經》的「無我度生」相應,才能證入實相般若。

*1八自在我,即:一、能示一身為多身;二、示一塵身滿大千界;三、大身輕舉遠到;四、現無量類常居;五、諸根互用;六、得一切法無得想;七、說一偈義,經無量劫;八、身遍諸處,猶如虛空。

回到頁面頂端
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
搜尋
調整
關注我們